0%

2017暑期学校——遇见大牛

大牛

Daniel Cohen-or

刘利刚

陈宝权

遇见

陈保权教授作为“可视计算”暑期学校的发起人,在活动之初,便和大家见了面。陈教授虽然已经40多岁,但从精神不输我们这些二十多岁的人。不论是工作的激情,还是对学生的照顾,总是亲力亲为。当活动早已结束,山东大学IRC开始工作时,陈教授还会聆听每位同学的暑期收获,并对接下来的生活进行指导。这和某些对学生不太友好的教授时截然不同的。

陈教授带领的山东大学交叉研究中心,和Daniel教授所在的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、北京电影学院高精尖影像中心,具有非常深入的合作。在SIGGRAPH等会议上投出的文章中,很多都是几人联合署名。也难怪,像这种高水平的论文,普通的教授一年出两三篇就已经非常不易了,而他们能够达到这种规模的学术成果,离不开几方人员的努力。科学没有国界,和值得信赖的人一起进行科学研究,应该是一种非常幸福的事情吧。

Daniel教授给我们讲的是一种新奇的3维扫描方法,不用传统的光学仪器,而是利用液体填充的方法,进行可浸润物体的三维重建。当我们了解到该论文的主要工作后,真的是暗暗感叹,原来技术和科学还能这么用。当然,实验数据的产生,也离不开深圳研究院同学的帮助。传统的光学扫描方法,对物体表面的还原具有较好的方法,但是如果物体内部具有孔洞,将会影响光线的反射,导致最终产生的模型出现严重的偏差。比如说,希腊帕特农神庙的模型,因为具有很多的柱形结构,在中间围成了一片空腔,光学扫描会受到对侧石柱的影响产生错误。而通过调整浸润角度,还原得到的三维模型,不仅能够还原这种结构,还可以还原内部光线不可达区域的结构,具有非常好的还原效果。

托着腮的就是Daniel教授

刘利刚教授是我们实验室的同学都比较熟悉的,因为曾经是我们老师的老师,所以被我们私下称之为“师爷”。刘利刚教授和陈保权教授的区别是,陈老师看上去是那种精干的的体型,而刘老师一眼看过去有一种非常亲近的感觉。在我们烧烤晚宴的时候,我们和刘老师短暂交谈了一会儿,他对学生完全没有架子,并且对未来充满希望。在几天的报告中,刘老师几乎对每一个讲者都提出了“尖锐”的问题,搞得会场组织者都有点儿不好意思。但刘老师私下又和学者们不断交流,仿佛完全不受之前的影响,这种主动的参与精神十分难得。

右二是刘利刚老师,左二是笔者